《五蕴心理学》17期|第二章|2.2.1五位理论之心法(二)

惟海禅师
2021-08-20



全书文脉树枝图

全书文脉树枝图.png




第二章 佛家心理学方法论特征

文脉树枝图

第二章佛家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.jpg









正   文
图片





(承接上一期文)
(二)遍行性心法

心识的整体性活动称为遍行;整体性活动的机制称为遍行性心法,意为普遍存在、联合活动,并起着整体性作用的心理行为及其序列,蕴含着基本的心理过程,包括触、作意、受、想、思;还应包括无活动的活动和遮止机能,故把“无为”列入。说遍行心法是活动过程,为理性分析。就心理机能的联合协作活动而言,六遍行是心理机能的集体活动,是同时俱起的,故说“根境识三和合生触,起受想思识。”“如是诸法相杂不离,诸所有受即所想,诸所想即所思,诸所思即所识。” [1] 这是遍行性心法的特征——同时俱行,诸地皆有,共同完成心理任务,并构成心灵的整体性。若遍行性机制紊乱,会通过心行次第紊乱而表现出心理内容意义错乱和精神分裂等症状。

(1)触:指刺激触发过程,包括内触外触、身触心触等一切心理触发过程。通常说根-境-识三和合生触,若按唯识学应扩大为见分-相分-识和合生触。根-境-识三者接触,是引起一切心理活动的最初活动,是心理过程的起点。触发,直接作用是引起觉察、感知。觉察指但能了相,是从认识反映而言的。觉察,只有平面的、现象的认识,产生存在判断——有或无。感知,指感觉到刺激,是从生理反应来说的。感知同样产生存在判断。基于以上分析,本书对“触”的定义是:触指事物的感知属性(即境)对心识的唤醒。这里的“境”,是事物感知属性的呈现,包括所有名色。故从内外分,感官境触知,称为有对触;内部触知,称为增语触。增语触,指经验影像或言词的触知,或其对有对触的参与。以六识区分,五识所触为外境界触,意识所触为心触。若某触知挟有情识杂染,名无明触;若为清净心所触,为明触。保持心灵的虚静寂照,于境界不沾染,名为“无触瑜伽”。

微信图片_20210820111458.jpg

(2)作意:即警觉、注意、意向投注过程。《成唯识论》(卷三)说:“作意谓能警心为性,于所缘境引心为业。谓此警觉应起心种,引令趣境,故名作意。”这是强调警觉作用,是一切作意的根本特征。《大乘阿毗达磨集论·三法品》(卷一)说:“何等作意?谓发动心为体,于所缘境持心为业。”其意为:作意指主动的心理发动,其作用是保持心理对所缘对象的注意力。《品类足论·七事品》(卷二)对作意活动有广泛描述:“作意云何?谓牵引心、随顺牵引、思惟牵引、作意造意、转变心、警觉心。——是名作意。”

(3)受:又称受纳,指心理感知境界,包括知觉、感受过程。知觉,是与知识记忆相联系的、质性的认识,产生质体判断——是或非,即境物与记忆中的“名相”对照,产生“认识”。若没有记忆中的“名相”对照,是“认不得”的。感受,是生理反应,有逆顺,这对生命安全极为重要。通常以苦乐舍三受为释,这是从过程的结果来讲的。

(4)想:指取境过程,有联想的生起,包含着记忆下行并与现前对象比照的过程,故一般释为“取境为相”或“取像为性”。复杂的取境活动,是以联想为中心的活动。通常所谓的思维活动,如回忆、联想、比较、思维、归纳、演绎、推理,都属“想”范围。故遍行心法的“想”代表复杂的取境思维认知过程,包括以下七个方面:取相、想象、联想、推理、认知、识别、回忆。如《成实论·灭尽定品》(卷十三)所说:“故一切有为缘心皆名为想。”《阿含》说“想亦是知”,这种“知”主要是“知他”的活动,即对象认知,如属性、归属、包摄、种类、虚实、真伪等。

(5)思:指主动的心理能量加载过程,即有为性,是有目的、有计划的主动兴奋过程,表现为对心理机能活动的主动发起、主动努力、主动推动、主动驱役,并进行主动的心理操作,乃至行为发动。为如《大乘阿毗达磨集论》(卷一)所说:“何等为思?谓于心造作,意业为体,于善不善无记品中役心为业。”能动之思,是由主体意向决定的思维过程和力量投注,通常是与效用相联系的主动取舍,如好坏、价值、义利、目标、理想,及其相应的注意、欲念、意图、谋虑、构思、意志等,是有意的行动,属于有为,故称为“造作”,现代多释为动机、意志。古代对遍行心法中“思”心法的论述,侧重于对心理的主动操纵,故说“役心为业”或“心作意业”(《品类足论·七事品》)。行为发动之思,称为“动发思”或“作业思”,即行为意志。思与作意的鉴别:作意以境缘为所缘,思以机能为所缘。

微信图片_20210820111509.jpg

(6)无为:即非造作。包括选择性抑制作用和缘缺无为。任何心理活动,都伴随着对其他境法的缘缺无为(概念见后《无为法》)。若于A造作有为,而于B无造作,既没有对B有任何行动,也没有以A为中介而影响B的动机,虽然后来由于A而间接改变了B,也属于对B无为。可见,无为包括对某事物的无行动或/和无动机。论书中的无为法主要指选择性抑制作用,故称“择灭”。触作意、受、想、思都是具有“能显”性质的激活或发动,是兴奋性的;唯有无为,是使这些兴奋性激活(古译为“饶益”)得到控制的机制。从心理机能活动的整体性角度看,无为心法是心理机能系统中的制控装置及其机能,无为性是凸现任何心理内容不可或缺的机制,否则会造成泛兴奋,而且使心理意义确定性消失。这可能是部派论师“无为法强健”之说的原理所在;无为心法也正是量理学派所发现的遮遣机制。无为机能受损,会导致心理失控,无能自制,轻则躁烦,中者滑思或冲动,重则发狂或患强迫症。

(未完待续)

注释:

1.《俱舍论·分别世品》所引契经。由于译文或部派传承有差异,未查出原文出自何经。


图片

文|摘自

惟海法师 《五蕴心理学》

微信图片_20210820111514.jpg





微信截图_20210820121710.png

阅读38
分享